从我6月15日回归社会到现在,情绪由散发正能量转而跌宕起伏转而趋于平静。工作、人际关系、内心世界,也都陷入了一种轻微的麻木。这种麻木不是遭受社会打击的无奈。恰恰相反,回归社会对我实在是太过于游刃有余,顺畅地以至于让我觉得在家躺了两年后重新出发,这个社会本身却没有一点点变化,我很失望。我的心对社会麻木,对社会里的我麻木。这份麻木促使我不得不想起来,互联网上我还有一片天空。
先说人际关系吧,上半年阅读完青鸟出版社的全系列丛书,这套书让我对正向的情感充满期待,重燃信心。渲染的纯爱风画面印在了我总是轻易对其他人失望的心上。我开始反思过去自己对待情感的悲观,回归社会前,也默默下了一个决心,接下来要试着认真对待这些年总是包容我的朋友。
带着这样的心情,我离开了家,来到了上海。将近三个月过去,喜欢上海,喜欢在上海的自己。前两个月赶上了这家公司的系统重构时期,几乎是007的工作作息,不少新老员工离职,公司氛围可以说怨声载道,但由于我在家躺了两年后的第一份工作,新鲜感,责任心,能够立马派上用场的价值感使我不觉得累,每天都很快乐,很积极,工作完成的很漂亮。同事们都说:把我招进来真是招对了。我喜欢这个评价。也不乏有的同事接着说:不愧是阿里出来的。听到这个评价我倒犯起了嘀咕:我觉得自己现在的能力都是自己独处琢磨出来的,阿里带给我的收获其实很少很少。
就这样我积极向上地度过了这家小公司据称自2014年创办以来最卷的时期:6月15日至8月30日。尽管忙到我没空没心思去做工作以外的安排,回归社会前想好的下班后要读书写字维护开源项目也都被搁置,但我那段时间过得很满足。前段时间老板心情好,我拿到了属于我的项目奖金,很意外,金额比一些更早的员工还多一点。当然当我真正拿到手,人的贪婪本性也浮现出来,我觉得这个奖金对我还是太少了,并不匹配我的付出。
这份全职工作,情况就这样。技术上,这家小公司两个月时间自己掌握地也差不多了,很难再有进步,似乎开始了工作的重复,更多进步还是得抽时间自学。总得来说我对这份工作没有大的不满,但也时常在想,这里不属于我。
最近工作作息也已经基本恢复正常,6点就能下班,上海的天空似乎比我家乡的天空更多变又漂亮。入秋之前的夏日黄昏,头顶呈现的云彩层次分明,颜色妖媚。看着云彩,我总是在想三件事: 一是今年我看的第一本书,是讲述云彩的,但是我却似乎没有记住任何细节,无法说出眼睛此时看到的云叫什么名字,一般位于多高,接着将会产生什么气象。二是,粉色的天空和我大学有一天早上五六点起床看到的世界好像,那一天,我很幸福。三是,我现在的生活,很平静,好像就是我高中期盼的平静的生活。
但真的足够平静吗?
这三个月除了工作上按部就班,我见了老友,去了崇明岛见了新朋友,去亲戚家吃了一顿饭。遇到了几个让我心情起伏的女生。一个人去看了电影,听了音乐剧。
走过这段时间 ,我觉得今年在这家公司工作的自己,还是适合把时间花在继续提升自己上。
接着走向适合自己的地方。
真正回归社会,才觉得6月前还在家乡的自己,那段时间经历的必然和奇妙。1月至5月的自己,终日游荡在一家自习室、一座山、一座寺庙、河边。在这些地方看书,发呆,思考。
我现在和刚毕业在阿里时的感受一样,我认为盲目的上班让我自己越来越笨了。所谓混社会的阿谀奉承、讨好、抑或踏实做事、负责到底,这些对我都太容易了,容易到我始终觉得一旦只关注这份工作的工资,那么我就不再有时间真正有所想要的进步,我实际上将会变得单一,我总是这么觉得。所以我又开始,明明由我热情交友,大家都喜欢我,接着我沉默,大家都疑惑我怎么了 。
我思考,所以我经常难过。
这两天强迫自己下班后,看完了崇明岛朋友借给我的书,又翻开从家乡带来的书,好像找回了一点属于自己的自由 。
我又开始快乐。
总的来说,我真的很满意现在生活,期待自己不浪费时间的未来,就像我哥安慰我说的那句话:大家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。
是的。
今年,存一点钱,在明年25岁之前,独自去看大海的第一面吧。